焦桐讲的谁的故事

焦桐讲的谁的故事

问题描述

焦桐讲的谁的故事急求答案,帮忙回答下
精选答案
最佳答案

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,就是焦桐。当时的兰考,风沙肆虐,沙子一起就打死一片庄稼,一亩地收不到40斤麦子。当时,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树从而克服了这种困难,所以焦桐代表了焦裕禄鞠躬尽瘁的精神。

焦裕禄(1922年8月16日~1964年5月14日),男,汉族,山东淄博博山区北崮山村人,原兰考县委书记,干部楷模,革命烈士。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“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”的精神,被后人称之为“焦裕禄精神”。

1922年8月16日,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。

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1950年,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。

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。

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。

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,终年42岁。

在河南省兰考县,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泡桐树。58岁的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:“焦桐”。

这是焦裕禄亲手植下的泡桐树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当年的小树苗如今已是满目苍翠,春风拂过,桐花满城飘香。

斯人已逝,风骨犹存。焦桐蓬勃生长在兰考大地上,正如焦裕禄始终扎根于百姓心中。

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,肩披外套、双手叉腰、侧头目视远方,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。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,就是焦桐。

凄惨童年

1922年8月16日,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,7岁上学, 学习刻苦认真,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。

1932年,家乡遭遇灾荒,家境十分贫困,11岁的焦裕禄被迫退学,他除了在家种地外,农闲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,主要是卖菜卖油,在古山桥卖锅饼,跟随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,运煤卖煤,还到煤窑做工。

1941年,家乡遭受旱灾。焦裕禄的父亲因官府催捐,被逼得悬梁自尽。

1942年,焦裕禄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特殊劳工。

1943年,焦裕禄设法逃离矿区,返回家乡。这一年,博山又遭旱灾,焦裕禄带着妻子外出逃荒,流落至江苏宿迁。

加入组织

1945年,抗日战争胜利,焦裕禄回到博山老家。

1946年1月,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1947年7月,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集训,后随军南下。

1949年春,焦裕禄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。

1950年,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。

1953年,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,同年。6月,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,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,任厂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,负责搜集洛阳的水文、地质、气象等历史资料,为选择厂址提供科学依据。

1954年8月起,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、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。

1959年,焦裕禄与一金工车间的部分工友合影留念。

1956年底,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,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、调度科长等职。在此期间,焦裕禄患上了肝病。

成就综述

1962年冬,焦裕禄来到兰考,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,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。在除“三害”的斗争中,为了取得经验,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、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、翻淤压碱、封闭沙丘试验。然后以点带面,全面铺开,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,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。

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生活美整理呈现,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!如对内容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支持Ctrl+Enter提交
qrcode

生活美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 Copyright Your WebSite.Some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SHENGHUOME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