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本流通公式
问题描述
- 精选答案
-
资本流通公式
资本家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,进行生产,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。如果用G’表示增殖了的货币,即G’=G+△G,那么资本流通公式: G—W—G’。
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价值的增殖,从而变成了资本。
这里,资本流通公式G一W一G’最明显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,概括了产业资本、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,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。
扩展
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
首先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,从哪里产生的。首先,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。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,无论是等价交换,还是不等价交换,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。
其次在于离开流通领域,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。如果把货币贮藏起来,退出流通领域,即使等到世界末日,价值量也不会增加。根据以上分析,剩余价值的产生,既不在流通领域,又离不开流通领域。
最后剩余价值的产生,货币到资本的转化,必须在流通领域中,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。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。
补充
在什么条件下发生
1、价值增值不在流通中,等价交换不会增值,不等价交换,就交易整体来说也不会发生增值
2、价值增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,离开流通就不会交换,那G-W-G‘根本无法存在,实现不了价值增值所以价值增值既不在流通过程中,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,流通过程是价值增值的媒介,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。
从哪里发生
1、价值增值不会在G-W上,此时货币只是购买的手段,并不能发生增值
2、价值增值也不会在W-G'上,此时商品的价格已经成型,是既定的,也不会随着商品的出卖而增值(当然有些人说高买低卖,但是高买低卖对于个体来说可能在表面上价值发生了增值,但对于总体来说,社会总体价值依旧没有发生变化)
3、所以,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W上,货币所有者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,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创造出更大的价值,这就是劳动力,资本家通过购买并消耗劳动力这种商品,来达到价值增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