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象之年可以指女子吗
问题描述
- 精选答案
-
舞象之年指的都是男子。是古代男子15岁-20岁时期的称谓,是成童的代名词。原本是古武舞名。语出《礼记·内则》:“成童,舞象,学射御。”《疏》曰:“成童,谓十五以上;舞象,谓舞武也。熊氏云:谓用干戈之小舞也。”
古代男子,年至二十称弱冠之年,要在宗庙中行加冠的礼数。冠礼由父亲主持,并由指定的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,分别代表拥有治人、为国效力、参加祭祀的权力。
舞象之年产生的时间非常久远,最早记录在《礼记》当中,书中提到,男子在学完勺舞过后,就需要去学习一种叫象舞的舞蹈。所以象舞是一种远古舞蹈的舞名。那这种舞会和大象跳舞吗?
不知大家还对“曹冲称象”有印象吗?这个故事表明,在东汉时期的河南,存在大象。而《礼记》主要记载先秦的礼仪,那么由此推测,先秦时期,中原存在大象。所以远古少年学习象舞,不是不可能的事。至于是不是和大象共舞,就不得而知了。
舞象之“象”,非“大象”之意,舞象也不是骑着大象舞蹈,或指挥大象跳舞。象,是周代一种乐舞的名称——《象》舞。此舞是模仿、模拟,手持干戈等武器作击刺动作,象征作战情节和方略。在文献中,《象》舞有象文王事和象武王事两种乐舞。
象文王事的乐舞是西周初年周武王创制的。陈奂在《诗毛氏传疏》言:“象文王之武功曰《象》”。孔疏曰:“象舞,象用兵时刺伐之舞,武王制焉……谓文王时有击刺之法,武王作乐,象而为舞,号其乐曰《象舞》。”文王象舞所用诗歌为《维清》,北宋张载在《正蒙》乐器篇第十五中也说:“象武,武王初有天下,象文王武功之舞,歌维清以奏之。成童学之。”《毛诗序》亦云:“《维清》,奏《象舞》也。”跳象舞时,还伴随着歌曲《维清》的演唱。《维清》诗曰:“维清缉熙,文王之典。肇禋,迄用有成,维周之祯。”意思是:“天下清平而又光明,因为文王有征伐良方。自从祭天出师,到今天成就功业,全靠师法文王,这真是我周朝之大吉祥。”《维清》歌颂了文王的武功是周家的大吉祥,武王正是继承了父王的征伐良法灭掉了商纣王朝,形成了天下安定光明的大好局面。
文王《象》舞在文献中又称《象箾(xiāo)》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记载,吴国公子季札在鲁观乐:“见舞《象箾》《南篱》者,曰:‘美哉!犹有憾。” “箾”与“篱”都是舞者所执之物,两种舞是文王之乐,《南篱》是文舞,而《象箾》是武舞。文王以德服天下,也有对其他诸侯攻伐的时候,周朝的许多领土就是文王通过征伐得来的,这为武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,所以,表现文王的乐舞有文舞,也有武舞,武舞就是《维清》象舞。
不过,表现文王的武舞从诗歌内容以及吴公子季札的评论来看,比较温和,动作幅度不大,以反映文王之典,即他的征伐计谋为主,激烈的战争场面当是象征性的,是小舞中的武舞。当然,武王作为天子,国事繁忙,不可能亲自去创作这样的乐舞,应该是命音乐机关去完成,然后提出意见,加以指导。